29日起 成都東客站(火車東站)交通組織有變化

原標題:29日起 成都東客站(火車東站)交通組織有變化



台灣電動床工廠

圖為成都東客站西廣場地下停車場入口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29日訊(記者 梁鵬 攝影報道)為瞭方便市民出行,1月29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交警三分局獲悉,成都交警對成都東客站(火車東站)交通組織及交通設施進行瞭優化。



據成都交警三分局五大隊民警張永冰介紹,成都東客站位於成華區,南臨驛都大道,西臨三環路,北臨迎暉路,是成都鐵路樞紐城際動車和高速動車的主要始發終到站。站區自西向東劃分為西廣場、車站和東廣場三部分。目前東廣場負一層全部作為公交車站,擁有6條公交車道和一處公交管理用房。西廣場負一層為出租車和社會車輛停放,同時在西廣場地面設置旅遊大巴停車場。設計日均到達、發送列車共計約400對,日均發送客流量約為20萬人次,現在平均每日出發客流量7.8萬人次,到達客流量7.6萬人次,至2030年,日均發送量將達到37.6萬人次。



“東客站自2011年投入使用以來,周邊交通組織存在一些問題。”張永冰說,東客站在2011年投入使用時,位於中環路的西廣場地下停車場入口還未建成,接站社會車輛、出租車均隻能從位於青城山路的另一處地下停車場入口駛入,因此當時青城山路以地下停車場入口為界設置瞭兩處單行道,入口以北設置為由北向南單行道,入口以南設置為由南向北單行道,車輛可由兩處單行道前往停車場。但由於青城山路道路狹窄(車行道寬8米),雖然在兩個單行道止點位置設有隔離護欄,但是仍然有大量車輛經該路通行並經常逆行造成擁堵,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同時,東廣場南送客匝道橋落地點距青衣江路與龍泉山路相交路口約30米,距離較近。由於下橋車輛車速較快,且匝道橋位於龍泉山路(由北向南單行道)底層道路西側,下橋直行車輛與底層道路右轉車輛存在交織現象,易造成交通擁堵並存在事故隱患。此外,西廣場地下停車場在中環路有一處入口,位於中環路與青衣江路相交路口北出口輔道內,社會車輛經該路口南進口駛入輔道時與右側公交專用道內直行公交車存在交織現象,易造成擁堵並存在事故隱患。



因此,成都交警在通過現場勘驗調查後,對成都東客站交通組織及交通設施進行優化。電動床





圖為東客站片區優化後交通組織方案(成都交警供圖)



張永冰說,為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減緩交通擁堵,青城山路(青衣江路―沱江路)將調整為機動車由南向北單行道,青衣江路(青城山路―中環路)調整為由東向西單行道,與區域內的沱江路、龍泉山路形成順時針單向循環交通,有效緩解青城山路的交通擁堵,提高西廣場的快速疏散能力。並對原指引社會車輛至青城山路進入地下停車場的指路標志作相應更改,改為指引至位於中環路的西廣場地下停車場入口駛入。同時,取消青衣江路與龍泉山路相交路口人行橫道線,行人可經該路口南側約150米的岷江路口過街;並從匝道橋下橋處至該路口南口增設75米中央隔離護欄,對下橋直行車輛和底層道路右轉車輛進行隔離,送站南匝道橋下橋直行車輛與底層道路右轉車輛可經岷江路通行。此外,中環路與青衣江路相交路口南進口處約60米公交專用道改為直行車道,由南向北機動車可以提前變道後安全駛入西廣場地下停車場入口。

[1][

2] 電動床

下一頁

尾頁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3A53012C9B2EB694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全站熱搜

    woy866cw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